metamask被定性为诈骗,警惕加密货币钱包的欺诈风险

小编

最近有个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那就是MetaMask平台被定性为诈骗了!这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毕竟MetaMask在我们加密货币圈里可是响当当的大名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揭开MetaMask被定性为诈骗的真相。

MetaMask的“华丽转身”

说起MetaMask,那可是个响当当的加密货币钱包,不少小伙伴都把它当作“贴心小棉袄”。最近却有网友爆料,MetaMask竟然涉嫌诈骗!这可真是让人意想不到。

据网友爆料,他在MetaMask平台上投资了一笔钱,结果却屡次遭遇“提款变缴款”的套路。一开始,平台让他购买少量的USDT转入钱包,然后自己的虚拟币在虚拟的矿池里产生利息。前两次,平台还提醒他把利息提现,可到了第三次,骗子就诱导他加大投入资金。结果,当天他的资金就被平台强制质押,需要补齐更多的金额才能提现。就这样,他不断被诱导投入资金,却始终无法提现。

套路深似海,网友深陷其中

这位网友的遭遇并非个例。据他描述,他在MetaMask平台上累计投入了约40万港元(约合51077 USDT)。当他想要提款时,却被告知需要缴纳区块链确认费用,即必须在3天内完成存入15000USDT。更让人气愤的是,他还被告知缴纳完成后可以获得奖励资金3888USDT。当他缴完后,又面临着高达18000USDT的个人所得税。平台客服还表示,这笔税金“届时会自动返回到其账户之中”,但他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税金,否则将面临逃税的法律风险。

这位网友意识到不对劲,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而他的遭遇,只是MetaMask平台上众多受害者中的一个。

法律定性,诈骗无疑

那么,MetaMask平台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呢?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我国刑法,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MetaMask平台的行为,显然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首先,从犯罪主体来看,MetaMask平台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所实施的犯罪。其次,从主观方面来看,MetaMask平台有意识地实施诈骗行为,意图通过这种欺诈手段非法获取他人的财产。再次,从犯罪客体角度分析,MetaMask平台侵害的是受害者的财产所有权。从客观方面来看,MetaMask平台实施了包括编造虚假事实、掩盖真实情况等积极或消极的欺骗行为,从而使受害者陷入错误认知,进而基于此种误解而处分自己的财产,最终导致受害者的财产权益受到实质性的损害。

因此,MetaMask平台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诈骗罪。

警惕诈骗,保护自己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作为投资者,我们要提高警惕,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首先,要选择正规、合法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不要轻信所谓的“高收益、低风险”的诱惑。其次,要了解加密货币的基本知识,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一旦发现诈骗行为,要及时报警,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MetaMask被定性为诈骗,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投资加密货币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加密货币世界里,走得更远。